课时 18 法治时代(第三单元)教材知识导航【考点梳理】第七课 神圣的宪法1. 宪法的制定与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的表现(P87)提议、制定、修改的主体不同;通过的人数不同;公布的机关不同。2. 为什么我国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宪法教育?(1)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高度重视培育和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养。(2)抓好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养,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意义。(3)加强青少年的宪法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宪法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等。第八课 依法治国 1.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目的及重要性(P88)(1)目的: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重要性:依照这一法律,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假如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 为什么说“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公民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P89)(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公民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是理所当然的事。(2)公民通过法律武器状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反映了公民法律意识的觉醒,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捍卫了自己的合法权益。3. 实施依法治国,除了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外,还要进一步做好哪些工作?(P93)(2025 衡阳 29)(1)实施依法治国,除了要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外,还要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要信任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2)依法治国离不开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人人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为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是依法治国不可缺少的主要方面。4. 我国公民在自觉守法方面的“喜”与“忧”(P93~P96)(1)“ 喜 ” :①在依法治国的今日,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制定并构成了“法律之网”;②出台了大量的行政法规,为社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③我国在司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查处了一批批大案要案,起到了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