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关键》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增强创新意识,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为祖国做贡献。2、能力目标:认清新形势,提高推断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知识目标:了解国家在创新方面的举措,理解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重要性,知道如何成为创新型人才教学内容分析:第七课《走科教兴国之路》是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的“三 4.4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进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养”的内容规定构建的,其教育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作用和意义,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是关键”是第二目,主要讲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对于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的重大作用和意义。帮助学生认识科教兴国战略的正确性,引导学生立志成为创新型人才。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是上节内容的延续,以旧知识来带动新知识的学习比较好。在教学中突出引导学生从科技和教育两个方面来分析问题,进而培育学生学会联系,温故知新的能力。教学方法与策略::案例教学法 合作探究法学法指导: 通过让学生搜集相关事例、阅读教材内容、分析生活案例等,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教学准备: [学生] 课前搜集我国为实施科技创新而实行的措施和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老师] 调研学生的认知情况,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环节 一 :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多媒体出示新闻)2012 年 2 月 14 日,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谢家麟 吴良镛获得 2025 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做了重要讲话。讲话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紧紧扭住为经济社会进展服务这一中心任务,把握科技进展的战略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进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要培育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制造性。师:运用上节课所学,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我们国家正在实施哪些方针政策?生: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师:该怎样才能走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之路呢?关键靠什么?本节就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