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谈生命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文章以“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为喻,揭示生命由成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渡和一般的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的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 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二)学法引导学习本文,要加强诵读,在多 读的基础上着重理解、领悟文中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其次,要注意品味文章中的精致语言,记诵名言警句。(三)审美鉴赏积极向上的美好人生。这一篇短小的散文,是一篇文质兼备的美文。文章表现了丰富多彩而有复杂多变的感情,给人以宽阔的思考空间和多重的启发、教益。文章描写一江春水时,一开始写它“愤激” “怒吼”“奔腾”,字里行间充满激情;继而面对种种境遇,心情是欢乐的、平静的;最后描写春水到了大海,表达自己的心情是平静的,没有欢乐也没有悲伤。描写小树则有所不同:一开始充满喜悦,充满希望,继而“宁静和怡悦”,最后冬天来临,叶落归根,则怀有超乎寻常的平静,没有欢乐,没有悲伤。虽然复杂多变,但总的来说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的,作者借此文宣示了一种健康、进取的人生观,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美好人生。(四)重点难点突破1、阅读全文,想一想,你认为本文应该划分为几个层次?怎样划? [析]本题旨在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本文虽然不分段,但思路清楚,章法严整,很容易看出行文的层次来。就本文的层次划分有多种意见,应鼓舞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言之成理。[参考答案]:第一层:(第一句话)这是文章的领起句。第二层:从“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春水东流的状况,应该独立成段。第三层:从“生命又像一颗小树”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和衰亡的状况。第四层:最后结尾。总结全文,抒发感想,阐发哲理。2、反复朗读课文,品味关键语句,说说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 [析]本题旨在通过对课文的感觉感知,达到在整体上把握文章大意,深化对文章思想的认识。应该注意的是,这里要求陈述的是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而不是学生畅谈自己对生命本质的认识,所以,应尽量贴近课文的本意。[参考答案]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在于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它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期间幸福与痛苦、顺利与曲折相伴相随。3、本文以一江春水东流入海,一棵小树长大叶落归根来比方一个人生命的全过程。分别说说一江春水的生命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