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记忆能力的培育_ --------------------------------------- 法国数学家庞加莱指出:“一种非凡的记忆,对于数学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小学数学教学虽然不要求培育数学家,但记忆对于学生学习数学同样重要。讨论发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良好的数学记忆能力会给大脑腾出更多的思维空间有效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脑科学专家讨论发现,4~8 岁的儿童图像记忆的能力非常强大,远远高于成年人。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有效选择记忆内容,让记忆为数学学习提供有力帮助显得尤其重要。 一、确立明确目标,增强记忆效能 低年级学生记忆的随意性较强,对感兴趣的材料记忆快、牢固,而对一些不感兴趣的内容则记忆模糊,易遗忘。因此,教学中需要学生记住的知识,老师首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记住知识而且尽可能地实现长时记忆,特别是记忆较为复杂的材料。这实际上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记忆。 如教学方位“左和右”时,老师要求学生应能很快分清左右,那么学生肯定会寻找自己的记忆方法。老师可引导学生先分清左右手,借助左右手来分清“左和右”。怎样分清左右手,学生的方法就各不相同了。有的学生记忆:写字的手是右手 ,左手扶练习本。有的学生记忆:拿筷子的手是右手(个别学生例外)……很快,学生对左和右辨别都很清楚了。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了主动性,记忆效果明显。 当然,有了明确的目标,还要注意培育学生记忆的兴趣。例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直观的图表进行描绘,让学生产生兴趣;用编口诀、猜谜语、借谐音等方法,激发学生去记忆比较复杂材料的兴趣,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记忆的效果。 二、构建层次材料,加快记忆速度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假如让他们很快记住抽象的内容则有一定的困难。只有借助于直观图形创设情境,进行适量的练习,逐步过渡到图形数字混合练习,最后才能达到纯数字的练习。 如教学 10 以内加减法时,第一层次出现的练习,全是直观的图形问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后,借助图形能算出加法或减法的结果,但这个结果更多是学生数出来的。一定量的练习后,便可以进入第二层次的练习。第二层次是少量的算式计算。这时,学生借助大脑里的图形(有圆、小棒等)来进行算式计算。不少学生在头脑中已形成算式计算记忆了,不需要在脑里数图形。学生头脑中抽象出算式计算的记忆,便可以进入第三层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