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阅读的点灯人(小学一年级家长会语文老师发言稿)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本次家长会。我今日发言的题目是《做孩子阅读的点灯人》。 记得开学时,学校要求每个学生买《小猪唏哩呼噜》。过了两周,还有十几个学生没有买,我问其中的一个女孩为什么不买。她说:“我爷爷说读书没用。”我听后很无语。这也正是现在很多家长对读书所持的态度。 现状: 1、读书是在浪费时间,只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学会就行了。读再多书不考,不是白读。 2、部分家长认为读书成绩好坏是孩子天生的,与读书多少没有关系。 3、一部分家长对孩子读书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读也行,不读也行。 4、部分家长虽然重视,但不懂指导孩子读什么书、如何读书。 5、部分家长舍不得给孩子买书。 6、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工作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 7、指导学生读书是老师的事。 为什么我们要读书呢?下面我们看一下读书的重要性。 1、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 2、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知识,满足好奇心或者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3、课外阅读可以学生做人的道理。 4、6-12 岁阶段,是阅读能力(即学习能力的基础)长足进展的最黄金时期。 5、读书是训练拼音的好帮手。 6、语文教育学家吕淑湘在回答别人问他是怎样成功时说过:他的成功课内知识占 30%,课外知识占 70%。 7、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慧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8、调查:小学阶段,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获得所获知识总量的 15%——30%,中学阶段 40%,大学阶段占65%——70%。这组数据告诉我们:课外阅读是学生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读书这么重要,我们应该怎么读呢? 学校做法: 1、每天晚上 17:40——18:10 为学生固定的阅读时间。 2、每周四上午第三节课是低年级学生固定的阅读课。 3、每次布置作业,写完早的学生可以自主阅读。 出示图片 家庭做法: 一、为孩子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小学低年级应以图画书作为学生阅读的主体,小学中高年级可阅读一些经典的长篇作品。) 二、建立自己的家庭图书角。 三、亲子共读,家长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可以在读的时候和孩子沟通、讨论读书的感受。 四、“缠着”孩子把他读书获得的故事和知识讲给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