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北林业局高级中学 2014 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 9 课 诗歌与小说导学案岳麓版必修 3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难点】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习过程】一、《诗经》、楚辞与汉赋1.《诗经》(1)地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2)内容:它保存了从西周初期至 大约 500 年的诗歌,共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2.楚辞(1)产生: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 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2)代表作品:屈原的《 》,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抒发了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感。(3)楚辞与《诗经》的不同:楚辞不是整齐的四言体,而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3.汉赋(1)产生: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田猎、巡游之风兴盛,赋应运而生。(2)特点:赋是一种专重 、文采华丽的文体。它是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二、唐诗、宋词与元曲1.唐诗(1)唐诗繁荣的背景: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 制度的确立。(2)唐诗的代表人物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2.宋词(1)词的起源:词的起源丰富而复杂,有的改自格律诗,有的传自教坊曲,有的源于民间 ,又称“ ”,便于灵活自如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按特定的乐调曲谱“填词”。(2)主要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等。3.元散曲(1)兴起:元代兴起的新诗体,是在 、金元俚曲俗谣的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2)兴起背景:元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民族分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三、明清小说【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