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1、刺史制度:(1)西汉建立:A 设置:B 职责:C 性质:(2)东汉加强:监察权加强――州的最高军政长官(3)影响:问题 1 结合中国古代历史上监察制度的演变过程分析其影响。(提示:秦朝、两汉、北宋、元朝、明朝)2、郡县制与封国制:(1)推行:(2)性质:(3)封国制:A 由来:B 内容:C 影响:D 解决:问题 2 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度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最典型的地方行政制度,三者之间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3、察举制:(1)含义:(2)目的:(3)性质:(4)过程:(5)演变:(6)影响:问题 3 归纳中国古代历史上战国秦朝、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唐至明清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4、编户齐民制度:(1)含义:(2)目的:(3)性质:(4)内容:(5)影响:问题 4 归纳两汉在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察举制度、选官制度、赋税制度等方面继承秦制,有所损益的具体表现,问题 5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都会根据政治经济的需要确立自己的统治思想,试分析秦朝采用汉法、汉初先用道后用儒的原因。检测反馈一、选择题1、 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A 都是中央集权制 B 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C 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的 D 都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了2、刘邦建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差别是A 中央机构不同 B 地方制度不同C 皇帝权力不同 D 根本目的不同3、汉武帝最终解决王国问题的基础是A 西汉国力强盛,击败匈奴 B 中央政府经济、军事实力强大C 实行休养生息,收揽民心 D 提倡儒家学说,根除分裂条件4、有关汉初封国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级是地方行政制度B 侯国直属朝廷,不受所在郡管辖C 王国严格受朝廷节制,权力弱小D 汉高祖时出现,汉武帝时废除5、汉武帝颁行“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A 加强诸侯王的权力 B 剥夺王国的封地C 分割王国的封地 D 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6、以下关于秦汉监察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秦朝的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B 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 13 州,中央高刺呒一名进行巡察C 东汉时期,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增加地方行政权和军权D 东汉末年,刺史执掌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7、下面关于两汉政治经济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A 刺史制度是秦汉时的监察制度B 编户制度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C 察举和征辟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D 郡县制与封国制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