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地球上的大气重点难点突破

地球上的大气重点难点突破_第1页
1/16
地球上的大气重点难点突破_第2页
2/16
地球上的大气重点难点突破_第3页
3/16
地球上的大气重点难点突破(一)难点 1----- 大气热力作用与气温变化大气的热力作用主要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用之来解释我们生产、生活中常遇到的一些地理现象,从而考查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复习中应给予重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理解热力作用的过程。2.严格区别热力作用的特点;反射、散射、吸收、大气逆辐射。3.熟练掌握常见的事例。一、大气的热力状况思考以下问题:1、比较同纬度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空海拔均为 5000 米的 A、B 两点气温TA、TB 的大小。2.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3.沙漠地区(晴天)为什么气温日较差大?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分析一地白天气温的高低,主要考虑大气对 的 作用的强弱;分析一地夜晚气温的高低,则要考虑大气对 的 作用的强弱。图解大气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返大地”1、大气的热力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作用最强,吸收作用最弱吸收: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很少反射:无选择性,云的反射作用最为显著。卫星云图上白色越浓,云层越厚,反射太阳光最多。地面性质与反射:新雪最强。散射:有选择性。蓝、紫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天空呈现蔚蓝色。天空呈灰白色是因为太阳光被较多尘埃和雾粒散射的缘故。削弱作用与太阳高度:太阳高度大的地区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短,削弱得少。 (2)大气的保温效应温度高低与波长长短关系:温度高,辐射最强部分波长短。太阳辐射波长小于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三、案例探究[案例 1]天气晴朗且大气污染较轻时(双选)A.气温日变化幅度较大B.夜晚气温较阴天稍高C.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加强D.白天天空呈现蔚蓝色[案例 2]下面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据此回答:(1)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码代号按顺序依次是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②③④①(2)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原因是① 离太阳近② 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③ 云层厚且夜晚长④ 地势高、空气稀薄⑤ 白天太阳辐射强⑥ 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案例 3:如图 8—3 所示的四幅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可能是( )案例 4: 图 8—1 为我国某地阴天和晴天时的温度变化图,读后回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地球上的大气重点难点突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