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专题五:立体几何§5.3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学习目标】1.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2.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3.理解数列的函数特征,能利用数列的周期性,单调性解决数列的有关问题。4.以极度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学法指导】1.先认真阅读教材和一轮复习笔记,处理好知识网络构建,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系统的认识;2.限时 30 分钟独立、规范完成探究部分,并总结规律方法;3.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准备课上讨论质疑;4.重点理解的内容:【高考方向】1.以三视图为载体,考查空间几何体面积、体积的计算.2.考查空间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及简单的组合体问题.【课前预习】:一、知识网络构建二、高考真题再现[2014·浙江卷] 如图 15,在四棱锥 A BCDE 中,平面 ABC⊥平面 BCDE,∠CDE=∠BED=90°,AB=CD=2,DE=BE=1,AC=.(1)证明:DE⊥平面 ACD;(2)求二面角 B AD E 的大小.解:(1)证明:在直角梯形 BCDE 中,由 DE=BE=1,CD=2,得 BD=BC=,由 AC=,AB=2,得 AB2=AC2+BC2,即 AC⊥BC.又平面 ABC⊥平面 BCDE,从而 AC⊥平面 BCDE,所以 AC⊥DE.又 DE⊥DC,从而 DE⊥平面 ACD.(2)方法一:过 B 作 BF⊥AD,与 AD 交于点 F,过点 F 作 FG∥DE,与 AE 交于点 G,连接 BG.由(1)知DE⊥AD,则 FG⊥AD.所以∠BFG 是二面角 B AD E 的平面角.在直角梯形 BCDE 中,由 CD2=BC2+BD2,得 BD⊥BC.又平面 ABC⊥平面 BCDE,得 BD⊥平面 ABC,从而 BD⊥AB.由 AC⊥平面 BCDE,得 AC⊥CD.在 Rt△ACD 中,由 DC=2,AC=,得 AD=.在 Rt△AED 中,由 ED=1,AD=,得 AE=.在 Rt△ABD 中,由 BD=,AB=2,AD=,得 BF=,AF=AD.从而 GF=ED=.在△ABE,△ABG 中,利用余弦定理分别可得 cos∠BAE=,BG=.在△BFG 中,cos∠BFG==.所以,∠BFG=,即二面角 B AD E 的大小是.方法二:以 D 为原点,分别以射线 DE,DC 为 x,y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D xyz,如图所示.由题意知各点坐标如下:D(0,0,0),E(1,0,0),C(0,2,0),A(0,2,),B(1,1,0).设平面 ADE 的法向量为 m=(x1,y1,z1),平面 ABD 的法向量为 n=(x2,y2,z2).可算得 AD=(0,-2,-),AE=(1,-2,-),DB=(1,1,0).由即可取 m=(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