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的农民增收难问题反思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的农民增收难问题 摘 要: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村进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农民增收困难已经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而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是抑制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下,一系列不均衡的政策和措施制约了农民增收。 关键词:三农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增收难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5)08-0018-02 改革开放 30 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村进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农民增收困难已经成为了三农问题的核心,而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是抑制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一个完整的社会结构被制度分割为农村与城市,两者的进展未能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从而导致了农村经济进展落后和农民收入水平过低。 一、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 13 亿多的人口中,农村人口大约有6.7 亿,占总人口的 50.32%。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民收入由 4 部分构成,即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至 2025 年,我国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 2 963 元,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 3 221 元,人均财产性收入 228 元,人均转移性收入 563 元。农民收入持续低速增长,其中,以农产品生产为主的农民增收最困难,1997―2025 年期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增速约为 4%,仅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速的一半左右。2025 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6 977 元,实现了自 2025 年以来连续 8 年的快速增长。 虽然从总体上看全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呈增长的趋势,但实际上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却逐渐拉大,由于不同农户家庭所拥有的生产资源有着很大的差别,加上政府的收入再分配机制缺乏有效的调整,农民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正在逐渐拉大。 二、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民增收难的原因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在制度建设与实际管理的过程中把城市和农村分开而治,从而形成了城市与农村分开治理的这样一种格局。城乡二元结构制度的存在,导致了农民在有差异的社会环境中陷入了增收难的困境中。在改革开放 30 年的进程中,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与完善,城乡二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