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精选范文 四年级语文三顾茅庐教学设计范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描写刘备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地反复朗读,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诚心诚意。 2、通过文章的环境描写,对诸葛亮的侧面描写等体会,初步认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3、能说出比方句中用来比方的事物与被比方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阅读《三国演义》第 37、38 回。观看《三顾茅庐》电视剧。了解《三国演义》中有关刘备、诸葛亮的经典故事等。 2、老师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三顾茅庐。用上课文中的词句回答三顾茅庐什么意思? 2、刘备第三次去隆中,凭什么打动诸葛亮?(板书 刘备 诚心诚意) 二、学习课文 板块一 品刘备诚心诚意 1、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画出相关语句,细细体会。(默读时间 2 分钟) 2、反馈 你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体会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温馨提示:按点回答,能说出三点以上) A 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第三次”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结合原著提示前两次访问都没遇上诸葛亮)(板书 第三次) B 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用去了!”(板书 生气地说) 从“刘备生气地说张飞的话中”可以看出他的诚心诚意。 结合“桃园三结义”故事。(汉末年,朝政府的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挽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漂亮,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祭告天地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 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配上表情动作朗读。 C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古人最讲究礼节,拜见重要人物,武官要下马,文官要下娇,以表示尊重。半里多路相当于两百多米,怕惊扰了诸葛亮)(板书 下马步行) D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轻轻敲门。 (板书 轻轻敲门) E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尊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板书 恭尊敬敬) F 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2)作者是怎么写出刘备的诚心诚意的?即用了哪些方法?(探究写法: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