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探讨基于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探讨 摘要:桩基础作为建筑工程强制控制内容之一,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本文就此深化分析讨论了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灌注桩在测量、成孔、成桩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最后验收阶段的主要内容和要点,本文是个人的一些见解,以期为相关施工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灌注桩; 质量控制; 验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由于灌注桩基的特别性和隐蔽性,施工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工艺,精心施工,加强管理,并充分考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提前提出质量控制和检验标准,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和执行,同时充分重视工程验收阶段的检测结果,并仔细分析总结,从而不断提高施工水平。水下混凝土灌注桩质量的提高,需要建筑施工、监理、验收各个环节共同协作来保证。对于质量差、无法利用的桩要提出补桩或其它措施。成桩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绝对不能忽视。 一、测量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有:①把设计总图上的建筑物基础桩位按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准确地测到拟建区地面上,为桩基础工程施工提供标志,作为按图施工、指导施工的依据;②进行桩基础施工监测;③在桩基础施工完成后,为检验施工质量和为地面建筑工程施工提供桩基础资料,需要进行桩基础竣工测量。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建筑物定位矩形网点需要埋设直径 8cm、长 35cm 的大木桩,桩位既要便于作业,又要便于保存,并在木桩上钉小铁钉作为中心标志,对木桩要用水泥加固,在施工中要注意保护,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对于大型或较复杂、工期较长的工程应埋设顶部为 10cm×10cm,底部为 12cm × 12cm,长为 80cm 的水泥桩为长期控制点。(2)必须加强检查工作,对桩位测量放线图的所有计算数据,必须经第二个人进行 100%的检查,确认无误后才能到现场测设。在建筑物定位测量成果经检查满足要求后,才能测设建筑物桩位轴线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测量。 二、成孔质量的控制问题分析 在成孔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确保桩身成孔垂直精度。这是灌注桩顺利施工的一个重要条件,否则钢筋笼和导管将无法沉放。为了保证成孔垂直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应实行扩大桩机支承面积使桩机稳固,常常校核钻架及钻杆的垂直度等措施,并于成孔后下放钢筋前作井径、井斜超声波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