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分析 执教:孙娟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第二单元 100 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二) 空间与图形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 统计(四)数学思想方法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五)数学实践活动 1.我长高了2.看一看,摆一摆 本册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舞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一、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100 以内加、减法笔算教材的编排,突出的变化是不同旧教材那样孤立地教学笔算,而是将笔算放置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使学习笔算与学习用笔算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例如,第二单元 100 以内的加法笔算,教材先提供一个二年级学生要乘车去参观博物馆的情境。由小精灵提出“哪两个班合乘一辆车”的问题,使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中。通过例 1、例 2、例 3 分别提出有关乘车的三个问题,都需要用计算来解决。进而引出了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三个计算式题,并引出笔算。在笔算方法的教学中,教材通过摆小棒直观的展示算理并结合直观图出示算法。学生理解了算理和算法,就可以用之解决问题了。在例 3 中,每辆车限乘 70 人,通过计算结果知道一班和二班的人数是 71,超出限乘人数,所以班长得出结论“一班和二班不能合乘一辆车。”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在这种有目的的学习中主动建构知识,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的意识。又如: 第 10 题是一个利用两位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组,第(2)题是一道有多种答案的题目,第(3)题需要选最便宜的两种玩具并计算其价钱,实际上也是让两个数相加的和最小。这组题目与生活实际很贴近,具有现实性,不仅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从小学会计划开支。练习后先让学生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