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提防可疑的陌生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2.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形成遇到危及自身安全情况时及时向老师、家长或警察求助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求助方法。3.培育学生随机应变、沉着机智的意志品质。教学重点:了解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掌握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以及随机应变、沉着机智的意志品质。教学准备:收集、整理网络、报刊上或发生在身边的类似案例;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实例导入,揭示课题。1.结合青岛实际案例,分析陌生人常用伎俩同学们,这节课由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首先,我们来看一则新闻。谁来说说,新闻中报道的是怎样的一件事?这个小女孩为什么会上车?2.出示警方统计数据,揭示课题其实这类事件在日常生活中屡有发生,不信,大家一起来看看(出示拐骗数据)谁来谈谈你的感受?对!平日里,我们要提高警惕,提防可疑的陌生人。(板书课题)二、问题切入,掌握方法(一)室外遇到陌生人怎样办1.普通事件(1)心理准备——提高警惕前不久,我们学校的王明就遇到这样的一件事(播放学校实拍)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不跟他走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回学校告诉老师对!面对陌生人,我们一定要有防备之心,提高警惕!(板书:警惕)(2)应对方法童话故事中的狼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来,可是现实中的坏人却比狼狡猾的多。他们往往把自己伪装成弱者或好人的模样,来博取你的好感与同情,从而降低你的防范意识。下面的几种情况,你知道该怎么处理吗?(分组讨论、总结方法,然后全班沟通)喝饮料,带路独行,有人跟踪打听同学情况(3)警方提醒同学们刚刚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警惕性都很高。这天放学的时候,你以前的一个邻居来学校门前接你,总可以跟着他走了吧?(生答:不能)为什么?提醒:据公安部门统计,有一半以上的儿童案件是熟人作案。所以,面对一些曾经见过的“熟人”,也应有必要的防范意识。那么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打电话确认)(4)温馨提示我们一起来看看警察叔叔给我们的温馨提示:路遇生人警惕高,不吃不喝赶快跑。结伴而行走大道,人多地方危险小。别人信息不透露,电话求救方法好。2.绑架事件过渡:有时,陌生人会躲在暗处窥视我们的行踪。假如我们警惕性不高,可能会发生更为严重的情况。一起来看一看!(播放深圳绑架事件)(1)提高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