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 1 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历史阶段划分:1949—1956: 时期1956—1966: 时期或 时期1966—1976: 时期或 时期1976—1978: 时期1978—至今: 时期或 时期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1.背景:〈1〉在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趋于 。原因:① 的长期掠夺② 的肆意搜刮③ 的破坏〈2〉新中国成立之初,现代工业不仅基础十分 ,而且门类 。表现:轻工业也只有棉纺织业、丝织业、毛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不多的一些行业,而且产量很低。2.举措:〈1〉恢复国民经济① 措施:没收 ,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 ;合理地调整了 ,加强对农业和工矿业的领导。② 意义:为国家开展 创造了必要的条件。〈2〉制定一五计划① 时间: 年② 内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 。③ 重点:优先发展 ④ 实质:把变革 和发展 有机地结合起来⑤ 成就:A 到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B 工矿业的建设成就尤其突出: 、 、 等建成投产。C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3〉三大改造① 时间: — 年② 部门: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③ 性质: ④ 意义:到 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 。 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1.中共八大① 时间: 年② 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③ 内容:A 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 的要求,同落后的 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B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 变为先进的 。④ 意义:八大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 。2.三面红旗〈1〉内容:①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② :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追求经济建设的不切实际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提高生产计划指标。③ :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在全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社员自留地、家禽、果树等归公社所有。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2〉影响:① 总路线是党以后在经济上犯错误的 ;大跃进片面发展工业,使国民经济的发展 ,人民公社严重挫伤了人民 。② 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