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低年级课标、教材解读基础教育课程的全面改革已经展开,《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为我们勾画了面对新世纪我国数学教育的蓝图。《标准》开篇提出的数学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新理念让人耳目一新,使我们对数学教育的前景充满了向往。《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进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课程改革大趋势。面对全体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进展,这是素养教育的本质特征。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树立符合课程改革新形势的新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实施素养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进展。一、讨论背景(一)数学对社会的进步和进展起着推动作用,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生活方式、内容以及节奏的变化。(二)在数学课程中,认识并处理好数学学习于学生身心进展的关系成为了构建 21 世纪数学新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课题。(三)现代数学的空前进展以及对社会的突出作用势必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和反思,折射出了见仁见智的观点,对科学到认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作了必要的准备。(五)随着社会的进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数学教育中也不可避开地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二、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这一提法反映了义务教育阶段面对全体学生,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进展性的基本精神,代表一种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和实施体系。(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指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应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能适应学生个性进展的要求,并有意与启迪思维、开发智力。有价值的数学包括基本的数学概念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的初步知识,与信息处理、数据处理有关的统计与概率初步知识等等。还包括理解与掌握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形成和进展起来的数学观念与能力,如: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等等。1.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关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2.有价值的数学应当是和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接触、了解和掌握。(二)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是指“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也能够为每一个学生所掌握。(三)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使之数学课程涉及的领域应该是广泛的,这些领域里既有可供学生思考、探究和具体动手操作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