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运用——远离肥胖》精品案例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 97 页。教材分析:本次实践活动是在学习了统计表、统计图和众数等统计知识之后进行的综合应用,既利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对肥胖原因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又综合运用了以前所学知识对儿童肥胖情况进行调查、整理、分析并提出可行性方案,从而让学生经历小课题讨论问题的全过程。教学目标:1、让 学 生 运用所学统计知识设计调查表,对肥胖原因进行调查,并能选择恰当的统计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论提出减肥方案。2、通过调查、分析,使学生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小课题讨论的过程,获得初步的课题讨论经验。3、使学生在与同伴合作讨论课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应用意识和合作意识。课前准备:让学生调查身边不同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和饮食、运动及其他生活习惯等信息。老师注意强调:1、搜集好原始数据,包括姓名、年龄、身高、体重等信息,2、对调查对象的饮食、运动、及其他生活习惯等信息进行记录。3、要保证调查的对象有一定的数量。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根据国务院 2025 年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态调查报告》,我国成人超重人数约占,多达 2 亿人;肥胖人数约占 7%,肥胖者已达 6000 多万人。估计将来肥胖患病率还会有大幅度增长。那么我们少年儿童的情况怎么样呢?你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谈一谈吗?学生就平日的观察谈自己的看法。2、师:不少同学认为儿童肥胖的情况比较严重,那么到底怎样才是科学意义上的肥胖呢?怎样才算是标准体重呢?请同学们看屏幕。(老师出示少年儿童体重分类标准)师:请同学们准备好课前调查好的数据,根据分类标准计算一下每个人与标准体重的差距。学生计算数据,并将调查表添完整。姓名年龄身高(cm)体重(kg)与标准体重差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以前所学的统计知识将调查的数据整理并进行分析。(小组整理分析数据)3、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整理,你们发现什么?你实行了哪种统计方法?学生有可能出现以下情况:(1) 采纳统计表整理信息。(2) 采纳条形统计图整理信息。【设计意图】本部分活动应用了以前所学的统计表、统计图等知识,学生经历课题讨论的基本流程。由于课堂所限,具体的调查活动安排在课前进行。通过这一环节既梳理巩固了所学的统计知识,又锻炼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