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试讲稿【试论小学数学生活实践教学】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此可知,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必须经历一个“生活——数学——生活”的过程,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需的数学”,并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鉴于此,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关键词:实践教学;走进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25)-09-0188-01 一、让生活实践走进课堂融入教学的全过程 1.联系学生生活实践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数学课中,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如故事导入法,设置悬念法,温故知新法,媒体导入法等多种方法。不管哪种方法,笔者认为,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的导入,才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在这种导入中,老师有意识地创设一种生活中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视听等感觉器官,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进入新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保持一种紧张、富有制造性的精神状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课教学要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内容为素材,使学生认识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老师在教学时要善于用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内容为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到数学原来离我们这么近,从而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例如:在教学《比例尺》这一课时,我根据我校目前正在新建一栋占地面积 900 平方米(长 60 米,宽15 米)的教学大楼这一学生都熟知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一张纸上画出大楼的平面图。我问学生,纸的面积太小,画不了那么大,怎么办?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纷纷出谋划策,并自己在纸上画了起来。通过这样的实际问题情景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用了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欢乐,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增强了,学生也明白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3.设计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练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小学数学练习同样是数学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