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2 页 甘肃日报/2019 年/4 月/17 日/第 010 版 理论 为文艺创作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 许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领域治理工作,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清理整顿文化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群众的热烈拥护。但文艺创作生产中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低俗媚俗等现象依然比较突出,对社会文明发展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新形势下,引导文艺创作生产健康发展,彻底扭转过度娱乐化、市场化和浮躁现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艺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文艺创作生产涉及经济社会多方面多领域,消除文艺创作生产领域出现的诸多乱象,一定要从文化产品的本质入手,从问题出发,既管头脑、又管市场,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才能统筹好“两种属性”,最终在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优先”。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思想引领强基础 思想是文化的土壤,所有文化活动都建立在人的思想基础之上。因此,文艺创作生产要实现健康发展,做好思想工作是关键。 一是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思想道德情感契合点,从最能形成共识的“爱、敬、诚、善”等方面着手,使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价值引导和行为准则。促进青少年文明养成,引导帮助广大青少年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形成正确价值信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政策法规研究,用法律手段保障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二是持续加强文化工作者思想观念教育。实现对文化工作者的全行业管理,推动各地成立网络文艺工作者协会。各级文艺主管部门、各文艺家协会和行业协会要持续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广泛开展“四力”教育实践工作,深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全体文化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践行主流价值、坚守道德底线、增强责任意识。 三是深植厚培全社会健康审美情趣。大众审美品位决定文化消费市场,文化消费市场反作用文艺创作生产。因此,要从根本上提升文艺产品的质量,就必须重视提升大众审美品格。要在全社会强化美育教育,通过公益性文化产品、各类艺术知识讲座和培训班、文化志愿者服务等,普及艺术知识,丰厚艺术土壤。要改革艺术教育体制,把艺术欣赏作为必修课贯穿于义务教育和大学教育各个阶段,从青少年时期就培养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