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习目标1、 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2、 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学习重点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学习难点1、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2、规律的客观性学法提示自学质疑——合作探究——练习检测导 学 流 程自主空间一、自学交流(一)预习自测: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哲学上的运动是指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是 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 ;运动是 的运动, 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运动谈物质是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 运动是 、 和 ,没有不运动的物质。②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不是不运动,是不显著的运动。静止是 、 和 。③ 万事万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④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是 ,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是 。2.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 。(2)规律是 ,要求我们必须 。(3)规律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可以 。(二)互评体验:二、探究质疑(一)质疑问难: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探究释疑■合作探究一:基础知识点分析1、物质与运动有何关系?2、运动与静止有何关系?3、如何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合作探究二:培养运用知识能力 1、(课本 P31)(1)、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2)、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2、(课本 P33)(1)、“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2)、焦耳的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合作探究三:知识网络构建三、精讲矫正(一)问辨是非: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二)难点检测: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却认为:“人不仅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运用所学哲理,谈谈你的看法。(三)指点迷津:误区一: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误区二:静止就是绝对不运动误区三: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误区四: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四、运用检测(一)基础检测:单项选择题近段时间,我国多个地方出现了洪涝灾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