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是基础,打开思维是关键 ——评老师执教课文《识字 7》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于醴陵市实验小学的老师,成婧。今日在长沙的听课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感谢小语会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我有幸能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沟通识字写字教学。我今日评的是张绿江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七》一课。新课标指出:“要以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为目标”,可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是识字教学的基本主线。低年级是识字写字的关键时期,课标明确了从“喜爱学习汉字”到 “学习独立识字”等六大目标,其中,喜爱是前提基础。要想学生喜爱汉字,老师就必须深化挖掘汉字的形体美,并引导学生发现其美。这是识字教学的基本手段。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关怀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体会和认识,鼓舞学生大胆尝试和探究识字方法,尽量帮助学生实现识字的加速度,是二年级的识字教学的基本方向。把握了这“三个基本”,识字教学才能紧扣并有效实现三维目标。张老师执教的《识字七》一课,识字、写字是本课的重点。为避开成为枯燥、乏味的单纯认字课,张老师根据自身对汉字的认识,对教材进行了一定处理,把对汉字的热爱传递给了学生。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通过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兴趣。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很多是动物的名称,老师创设了一个“金秋联欢会”的情境,自然带出了“孔雀、锦鸡、”等字词。然后通过“时装表演”、“空中绝技”等环节来认读生字、词语和指导写字,形式活泼,轻松有趣,带给学生持续的新奇感。2.灵活运用方法提高识字效果。从师生见面到课堂教学,老师都在渗透识字方法的指导。比如:换偏旁、加一加、猜字谜等。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丛”字的教学,先讲“丛”的字面意思,再从构字上拓展延伸出草丛、花丛、丛林,以字带词,加深了字形理解。这种知其“所以然”的识字方法,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抓住汉字的关键,有利于减少因字音相同或不解字义写错字的现象。3.构建民主和谐氛围轻松互动。整个课堂,张老师始终保持亲切的微笑,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肯定。学生读音不准时,张老师说:“没关系,再跟老师读一遍。”学生的朗读很到位时,张老师请她当小老师。有疑问时,老师说,谁来帮帮我呀!这样的课堂,平等、和谐,孩子在这样的课堂里才会学得轻松而自在。执教老师以上三个方面都做得比较到位,可见备课时的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