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幼儿园教育案例-用眼睛看-用耳朵听

幼儿园教育案例-用眼睛看-用耳朵听_第1页
1/2
幼儿园教育案例-用眼睛看-用耳朵听_第2页
2/2
幼儿园教育案例 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开学时,孩子们带来了新的粘土,看到这些花花绿绿的粘土,孩子忍不住追问我:“老师,什么时候才能玩粘土呀!”看来,是时候开展一次自由创作的粘土活动了!当我把粘土发下去以后,告诉大家随意创作,没有要求,孩子们便开始迫不及待的做了起来。在巡视中我发现孩子们作品各不相同,有捏七色花朵的;有捏戒指手环的;有捏猫咪的;还有做饼干的.... 当我走到轩轩面前时,轩轩拿着一包黄色的粘土着急的询问:“老师,我不会捏小人的身体。”我看了看他的泥工板上已经做好了小人腿和脚,经过我的引导他很快做好了小人的上半部分的身体。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轩轩不仅仅做了逼真的小人,而且还给小人配上了大大的行李箱。当我看到他的作品时,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这个小人代表了爸爸,爸爸需要常常出差工作,所以需要行李箱装衣服。但是,我总觉得自己的理解似乎不太到位,我还是要听一听他的想法,于是我把他叫了过来,我拿着他的作品将我的理解说给他听,他摇了摇头说:“不对。” “不对?那可以告诉我你捏的小人是谁吗?”我不解的问道。 他笑着说道:“我也不知道他是谁。” 我说:“是爸爸吗?” 他肯定的说:“不是” 我又问道:“那这个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呀?” 他快乐的说:“这里面都是钱!” “钱?装这么多钱准备干什么呢?”我说。 “他要搬家了,这些钱要交给房租,要给房东的!”轩轩解释道。 “哦!老师明白了!谢谢你的回答。”现在我才真正弄懂作品背后的深意,同时也为自己盲目的理解感到汗颜,孩子的世界岂是我们能够轻易弄懂的吗? 手工活动是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孩子的游戏,他们通过把玩这些材料和工具,经过想象加工来表征不在眼前的事物,反映了他们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在活动中他们更加注重的是过程而非结果,与老师更加注重结果恰好相反。常常会听到这几句话“你做的是什么呀?一团乱,根本就看不懂!”“你做的东西丑死了!”我们习惯性用成人的眼光和审美去评判孩子的某件作品,认为“精致”和“逼真”是评价孩子作品的标杆,一味的追求结果使艺术创作失去了本真。 其次,孩子的绘画作品或者手工作品都是是用来“听”的而不是用来“看”的,老师往往喜爱在“看”过孩子作品之后,妄加评论,脱离了孩子原本所要表达的内容。只有当孩子的作品被“听”了,被理解了,他们才会感受到表达的乐趣,他们的作品才会更加有意义,他们才会更加乐意于创作。 所以,作品与讲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幼儿园教育案例-用眼睛看-用耳朵听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