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问题行为识别与应对教案 教案课题幼儿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认知课次第 1 次教材《幼儿问题行为识别与应对》(华师大)计划学时 3 授课班级授课老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 1.能通过讨论及资料收集的方式,了解幼儿问题行为的特征。 2.能根据自身经验并通过资料查询的方式,区分幼儿的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 3.能主动猎取有效信息,展示学习成果。 4.能树立正确的关爱幼儿的观念。 知识技能态度了解幼儿问题行为特征区分幼儿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展示学习成果树立正确的关爱幼儿观念教学重点幼儿问题行为特征教学难点区分幼儿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教学资源1.课堂教学资源 2.《3-6 岁儿童学习与进展指南》3.《婴幼儿进展量表》4.互联网资源 5.课件教学活动流程老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目的导入 1.呈现案例《如厕风波》。 2.带领学生共同阅读案例。 3.提出任务完成要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善于思考、大胆展示。 1.阅读案例。 2.了解任务完成要求。 导入新课,明确本学习活动的内容及要求。 实施任务 11.布置任务 1: 涛涛的行为在幼儿园常见吗?你如何看待涛涛的行为?涛涛的行为将对那些人造成怎样的影响?2.巡视、答疑。 3.评价学生回答、小结。 4.与学生一起总结幼儿问题行为的界定。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回答任务 1 的问题。 2.组间沟通、全班分享。 3.跟随老师,集体归纳幼儿问题行为的界定。 引导学生思考幼儿问题行为的定义、现状及影响。 实施任务 21.布置任务 2: 个人写下一则具体的幼儿问题行为案例。 小组讨论、资料查询,归纳幼儿问题行为的一般特征。 2.巡视、答疑。 3.评价学生回答、小结。 4.与学生一起总结幼儿问题行为的一般特征。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任务 2 的问题。 2.组间沟通、全班分享。 3.跟随老师,集体归纳幼儿问题行为的一般特征。 引导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归纳总结幼儿问题行为的一般特征实施任务 31.呈现案例《好动的小明》。 2.布置任务 3: 你认为小明的行为是不是仅仅属于顽皮好动?查阅相关资料并写下幼儿正常行为与问题行为的推断原则,并依据该原则为小明的行为做推断。 3.巡视、答疑。 4.评价学生回答、小结。 5.与学生一起总结幼儿问题行为的推断原则。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任务 3 的问题。 2.组间沟通、全班分享。 3.跟随老师,集体归纳幼儿问题行为的一般特征。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幼儿问题行为的诊断标准实施任务 41.布置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