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1.2 物质的量浓度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考纲解读】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2.了解溶液的含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3.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4.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命题规律】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高考常常涉及的考点,常见的出题方式有:(1)在有关 NA的计算的选择题中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2)在非选择题中结合滴定实验考查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等。 一、物质的量浓度(CB)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浓度。表达式: 单位:mol·L-1或 mol·m -3注意:1.溶质可以是单质、化合物,如 C(Cl2) =0.1mol·L-1,C(NaCl)=3.1mol·L-1;也可以是离子或其他特定组合,如 C(Al3+)=2.6mol·L-1,C(SO42-)=0.3mol·L-1。 2.带有结晶水的物质作为“溶质”时,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NH3、Cl2等溶于水后成分复杂,求算浓度时仍以溶解前的 NH3、Cl2为溶质。3.V 是溶液体积,不是溶剂体积。4.在一定浓度的溶液里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大小不变,所含溶质的质量改变。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 所需实验仪器托盘天平、钥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若溶质为液体或浓溶液,上述仪器中的托盘天平、钥匙改为量筒。2.配制步骤(1)计算:根据配制要求计算出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所需浓溶液的体积(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溶质的质量或用量筒量取溶质的体积(3)溶解:将称量或量取的溶质放入烧杯中再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4)转移:将溶解的溶液冷却至室温,沿玻璃棒注入准备好的容量瓶里,并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2-3 次,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5)定容:往容量瓶中继续缓慢地加入蒸馏水至距刻度 1-2cm 处,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蒸馏水直到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水平相切,盖好容量瓶塞,颠倒摇匀,然后将配好的溶液装入干净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注明名称、浓度、配制日期。注意事项:(1)容量瓶在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其程序为加水→倒立、观察→正立,瓶塞旋转 180°→倒立观察。(2)不能用容量瓶溶解、稀释,也不能作反应容器,更不能用作试剂瓶(即不能久贮溶液)。(3)定容时,视线、液面凹面、刻度线三点处于同一水平。3.误差分析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