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1.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2.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1.高考对自然资源与人类的考查主要是以区域自然资源分布图或景观图为载体,考查区域自然资源的形成因素、分布特点、开发利用状况等。以选择题或综合题形式呈现。如 2017·全国卷Ⅱ·T6~8,2015·全国卷Ⅰ·T7~9。2.高考对自然灾害的考查主要是以某区域为研究对象,考查某种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产生的危害及防治措施。以选择题或综合题形式呈现。如2016·全国卷Ⅰ·T43,2016·全国卷Ⅱ·T43等。1.综合思维:能够利用人地关系思想分析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正确理解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危害和防御措施。2.地理实践力:结合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分析区域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制定资源战略;了解当地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并能为当地的防灾减灾提供依据。知识点一| 自然资源的特点与利用1.认识自然资源(1)概念: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2)分类(3)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表现举例开发利用要求分布的不平衡性 存在数量或质量上的显著地域差异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便于集中开采,但增加运输负担某些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不同自然带内热量、水分差异及生物资源变化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地质规律金、银、铜、铁等内生矿多分布于岩浆岩地区,煤、石油等外生矿多分布于沉积岩地区资源间的联系性 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突出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荒漠地区,降水少,动植物资源贫乏,但太阳光热资源丰富注意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 数量的有限性绝对储量将随人类的开发利用不断减少各种矿产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合理规划、适度开发、1循环利用资源的再生、更新或循环总有一定的周期生物、土地、水、气候资源(可再生资源)利用的发展性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将进一步拓展以能源利用为例:产业革命前,以木材、风力、畜力、水力为主;产业革命以来,以煤炭利用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石油、天然气逐渐成为主要能源。目前、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正推广利用对于尚未完全弄清其用途和开发利用途径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人类最好不要轻易进行开发利用,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2.土地资源与人类(1)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2)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