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型复习题一、选择(5 个×2’=10’)填空(5 个×1’=5’) 1.砌体材料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强度较低,因此砌体结构构件主要承受轴向压力或小偏心压力,而不利于受拉或受弯。2.按房屋竖向荷载传递路线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五种不同类型:( 纵墙承重体系 )、( 横墙承重体系 )、( 纵横墙承重体系 )、( 内框架承重体系 )以及(底部框架上部砌体结构承重体系 )。3. 横墙承重主要楼面荷载的传递途径:板——横墙——基础——地基。(有利于开窗)纵墙承重主要楼面荷载的传递途径:板——梁——纵墙——基础——地基。(不利于开窗)对于进深不大的房屋,有另一种方案:板——纵墙——基础——地基。4. 砌体结构房屋中的墙体是受压构件,除了满足承载力要求外,还必须保证其稳定性。5. 裂缝的形态有( 斜裂缝 )、( 垂直裂缝 )、( 水平裂缝 )、( 八字裂缝 )等。可设( 拉结筋 )防止( 裂缝 )。6. 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概念设计是保证“(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7. 单层厂房排架结构通常由屋面板、屋架、吊车梁、排架柱、抗风柱、基础梁、基础等结构构件组成。8. ( 10 层和 10 层以上 )或( 高度超过 24m )的民用建筑称为高层建筑。9. 筒体结构通常有( 框架-筒体结构 )、( 筒中筒结构 )、( 多筒结构 )等。10. 横墙承重体系对设置( 门窗大小和位置 )的限制( 较小),建筑设计上容易满足( 采光 )和( 通风)的要求。11.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宜沿竖向每隔 400~500mm 设拉结钢筋,其数量为每 120mm 墙厚不少于 1φ6 或焊接钢筋网片,埋入长度从墙的转角或交接处算起,每边不小于 600mm。12. 房屋的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对称,房屋的质量分布和刚度变化宜均匀。13. 楼梯间不宜布置在房屋端部的第一开间及转角处,不宜突出,也不宜开设过大的窗洞,以免将楼层圈梁切断。14. 无配筋的砌体房屋高度越高和层数越多,震害就越严重。15. 普通砖、多孔砖和小砌块砌体承重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 3.6m;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底部和内框架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 4.5m。16. 当房屋里面高差在 6m 以上,防震缝应沿房屋全高设置,两侧应布置抗震墙,基础可不设防震缝。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房屋高度和烈度不用来确定,一般取 50~100mm。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必须设沉降缝。17. 基础底面宜埋置在同一标高上,否则应按 1:2 的台阶逐步放坡,同时应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