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展问题及对策讨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展问题及对策讨论 摘要:本文描述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分析了当前进展中的主要问题。如融资方式单一,客流预测结果与实际运营客流量误差偏大及城市轨道交通进展和土地利用的不协调。并对加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展提出了建议,指出应拓宽融资渠道,寻求合适的客流预测方法及深化城市轨道与土地的互动。进一步推动城市轨道的进展。 关键字: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展对策 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 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经历了 40 多年的进展历程。从1965―1976 年建设了北京地铁一期工程(54km)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进展以及城镇化的大力推动,城市客运量大幅增长,在一些特大城市,单纯采纳常规公共交通系统已不能适应我国城市进展的实际需求,运输效率更高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入快速进展阶段, 1999 年以后,国家先后审批了深圳、上海、广州、重庆、武汉等10 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开工建设,并投入 40 亿元国债资金予以支持,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在内,全国已建和在建轨道交通项目的城市有 10 个,新申请立项准备建设的城市有 8 个,建设速度大大超过前 30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教授指出:“目前,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达 1000 多公里。估计到 2025年,在建轨道交通的城市将近 30 个,运营里程将突破 2400 公里,总投资近 1 万亿元”。“未来我国的城市圈将逐渐形成城市中心区采纳地铁、轻轨,城区与郊区及卫星城间采纳市域铁路,即‘内轨外铁’布局模式,构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基本骨架”。 2. 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的问题 目前,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晚,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仍比较缺乏,我国当前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着诸多问题。 2.1 投资和运营成本巨大, 融资方式较为单一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建设规模大、技术要求高、项目投资大及建设周期长的特点。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一般有百余公里至数百公里 ,每公里造价达 3~4 亿元人民币,涉及现代土木工程、机电设备工程的许多高新技术领域,单线建设周期要 4~5 年,线网建设一般要 30~50 年。巨额的前期投入往往给当地政府带来过大的财政负担。 运营过程收支难以平衡,投资回收慢,贷款压力大。目前世界上除香港地铁外,绝大多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需靠政府财政补贴。以北京为例,由于实行地铁月票及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