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中钢筋混凝土质量问题的探讨桥梁工程中钢筋混凝土质量问题的探讨 摘要:钢筋混凝土已成为我国主要的结构材料,所以在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的质量已成为影响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重要问题。要提高桥梁工程质量的重中之重就是提高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 关键词:桥梁工程;混凝土;质量 Abstract: reinforced concrete has become China's main structural material, so in construction, reinforced concrete quality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structure safety and durability of the problem.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ridge engineering top priority is to raise the quality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engineering. Keywords: bridge engineering; Concrete; quality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25) 随着我国桥梁建设工程项目的增多,建设速度越来越快,而公路建设市场又逐步地放开,桥梁工程因此而埋下了质量隐患。特别是一些施工难度高而且结构复杂的桥梁,钢筋混凝土质量问题尤其严重。因此,要提高桥梁工程质量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提高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1 钢筋混凝土桥梁破坏的主要模式 1.1 水冻融破坏模式 水在负温下发生相变,转化成冰,体积膨胀 9%左右。当混凝土处于饱水状态,因温度的降低,毛细孔中的水结成冰,对周围造成挤压,反复的结冰、融化,长此以往使混凝土结构疏松,失去强度。 1.2 盐冻破坏模式 为保证冬季雪后道路交通畅通,在立交桥梁上为融化冰雪大量采纳除冰盐是通常的做法。调查发现,使用 10~20 年左右的桥梁,除冰盐对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的钢筋产生严重的腐蚀;使用不到 10年的桥梁,在氯离子影响范围,钢筋也处于锈蚀状态。由于我国北方冬季气候非常干燥,使用除冰盐后,盐水很容易进入结构混凝土,在干湿条件下,高浓度化冰盐能产生足够高的盐结晶压和渗透压,造成混凝土膨胀破坏.由此引起的盐冻剥蚀危害比水冻剥蚀更为严重。 1.3 钢筋锈蚀破坏模式 当存在混凝土保护层偏薄、有裂缝、抗掺性能差、氯盐侵入等原因,钢筋与渗入的水份、无机盐、氧气等反应引起钢筋锈蚀,锈后体积膨胀,使混凝土开裂并与钢筋剥离。甚至引起混凝土大面积疏松、脱离。混凝土破坏又进一步加剧钢筋的锈蚀,形成恶性循环。 1.4 结构受力破坏模式 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中,不可避开地由于温度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