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施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水稻施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摘要:水稻是世界最重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水稻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的 1/4,而产量则占一半以上。我国 13 亿人口,水稻作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因此必须要不断加强和提高水稻的产量。水稻的生长发育依靠的是从土壤中吸收一定数量的各种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硅、硫、钙、镁、铁、锌、锰、铜、铂、硼等,才能确保其正常生长发育。目前,为保证水稻的高产,我们依靠的是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高效低农药的大面积施用以及新型栽培技术的应用。 关健词:水稻施肥过程问题分析 一、水稻所需的主要养分 水稻对营养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氮、磷、钾,硅、镁、硫、钙的需要量较大,铁、锰、锌、硼、钼微量元素也不可忽视。水稻的一生对养分平衡状况较为敏感,任一种营养元素的不足或过量都会对正常生长和产量形成以及病虫害轻重程度造成影响。 1、稻田中氮的自然来源是微生物活动、雨水、河泥及土壤有机物的分解,每亩仅可提供氮 5.3 斤。采纳高产品种后,实际上所有水稻土均是缺氮的,因而施用氮肥总有表现良好的效应。水稻缺氮整株褪淡,下位叶黄枯,植株矮小,分蘖少早衰,穗小子粒不饱满。但氮过多则植株徒长,贪青倒伏,延迟成熟,空秕粒增加。 2、稻田中磷的供应主要依靠土壤自然的肥力,即磷酸铁释放的磷,磷酸铁和磷酸铝的水解,是水田有效磷的来源,而且常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水稻缺磷植株紧束呈“一柱香”株型,生长迟缓不封行,叶片及茎为暗绿色或灰兰色,叶尖及叶缘常带紫红色,无光泽。缺磷水稻未老先衰。 3、土壤中钾的有效性也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而提高。水稻对吸收利用钾也是非常有效的。水稻缺钾叶片从下位叶开始出现赤褐色焦尖和斑点,并逐渐向上位叶扩展,严重时田间景观稻面发红如火燎状。株高降低,叶色灰暗,抽穗不齐,成穗率低,穗形小,结实率差,籽粒不饱满。由于栽培季节、品种类型和土壤条件不同,症状也有所差异。一类是缺钾性胡麻叶斑病。第二类是缺钾性褐斑病。第三类是返青分蘖期发生缺钾性赤枯病,或称“青铜病”。 二、水稻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施用品种单一,盲目增施氮肥。 增施氮肥是水稻高产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但绝对不是施氮量越高,产量越高。生产实践证明,一般肥力水田,在管理措施合理的情况下,亩施 50-60 公斤硫胺,即可获得 500-600 公斤产量。但是,有些地区大大超过这个施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