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思路教学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思路教学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并优化教学思路,对于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思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 A 一、听课时,让学生领悟老师的讲授思路。 思路教学的关键就是将老师的思路转变为学生听课的思路。其首要的一步是老师应把教材的思路转化为讲课的思路。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必须潜心钻研教材,充分揭示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建立起知识体系,然后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突出每节课的主线和知识点,使学生的思路根据主线和知识点去展开。譬如我在教《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这一节内容时,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这样的讲课思路:“演示实验不同物质溶液的导电性不同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不同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同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具有化学键的类型不同。”抓住这个中心主线,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去思索,这样既突出了教材的关键,又使学生感到思路清楚明了,一堂课下来,学生接受知识普遍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二、阅读时,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 阅读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对于老师来说,在阅读时,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让他们掌握猎取知识的本领。对于学生来说,在阅读时不仅要知道学习哪些知识,学会哪些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如何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即教材的编写思路。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材思路的教学。我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把一堂所要讲的知识点一一列出,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去自学,去进行讨论。从中让学生潜意识地去领悟教材的编写思路。如学习《化学平衡》一节课,我首先列出了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两个基本概念(化学平衡状态和化学平衡移动),三个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浓度、压强、温度),一个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沙特列原理);然后提出“教材中是怎样讨论和分析这些问题的?”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去阅读,学生有意识地领悟到本节内容主要是讨论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改变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其方法是:①对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和特点,教材中是以反应为例,分析了在一定条件下,当 V 正=V 逆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进而揭示出化学平衡状态的“动”、“定”、“变”三个特征。②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材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