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梁桩基施工中常规问题及处理浅谈桥梁桩基施工中常规问题及处理 摘要:对于铁路桥梁建设单位来说,铁路桥梁桩基工程的建设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体铁路桥梁工程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也关系着铁路桥梁工程的经济效益。本文对钻孔过程中及灌注砼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桥梁桩基;施工;问题;处理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桥梁的好坏第一步就取决于桩基的质量,桩基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桥梁的承载力的大小。要想提高桥梁施工的质量,需要采纳先进的技术对桩基础施工进行指导,这不仅能大力提高施工进程,还能确保施工的质量。 一、桩基在钻孔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1、缩径 在饱和性粘土、淤泥质粘土,特别是处于流塑性状态的土层中常有此现象出现,其原因是此类地层含水量高、塑性大,钻头经过后钻孔壁回缩,从而导致钻孔的直径小于设计桩的直径;钻头磨损过甚,且未及时补焊或更换。处理对策:根据缩径程度适当增加成孔直径,调节泥浆性能,降低失水量,及时对磨损钻头进行补焊或更换,避开造成缩径后下笼困难甚至钢筋笼不能下至孔底。 2、斜孔 斜孔主要因钻头偏离方向造成。桩基倾斜会降低桩基的竖向承载力,造成安全隐患。斜孔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钻杆导架不垂直,使钻孔过程中产生倾斜;横向地层的软硬不均匀;钻进过程中遇到未勘测到的较大体积坚硬孤石等硬物,造成钻头偏移。 3、孔壁坍陷 钻进过程中,如发现排出的泥浆中不断出现气泡,或泥浆突然漏失,则表示有孔壁坍陷迹象。孔壁坍陷的主要原因是土质松散,泥浆护壁不好,护筒周围未用粘土紧密填封以及护筒内水位不高。钻进速度过快、空钻时间过长、成孔后待灌时间过长和灌注时间过长也会引起孔壁坍陷。防治措施:在松散易坍的土层中,适当埋深护筒,用粘土密实填封护筒四周,使用优质的泥浆,提高泥浆的比重和粘度,保持护筒内泥浆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搬运和吊装钢筋笼时,应防止变形,安放要对准孔位,避开碰撞孔壁,钢筋笼接长时要加快焊接时间,尽可能缩短沉放时间。成孔后,待灌时间一般不应大于 3 小时,并控制混凝土的灌注时间,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缩短灌注时间。 4、沉渣过多 成因:孔内地层以粗粒土为主,泥浆粘度小,难以将钻渣携带至孔外,停泵后粗颗粒迅速下沉;钢筋笼吊放过程中,碰撞孔壁使泥土坍落桩底;泥浆性能不稳定,自身含砂量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