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1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及余数的意义。2.能正确地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的算式,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意义。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典型例题 1把 10 支铅笔分给小朋友,每人分 2 支,可以分给几个人每人分 3 支、4 支、5 支呢(理解题意:题中共有 10 支铅笔分给小朋友,每人分 2 支,看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然后再分别以每人 3 支,4 支,5 支,分一分,说一说每次分得的结果。)在平均分铅笔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可以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还有余数。平均分完可以用除法表示,平均分后还有余数也可以用除法表示。(1)10 支铅笔,每人分 3 支,可以分给 3 人,还剩 1 支,写成除法算式是 10÷3=3(人)……1(支)。这里的 1 叫做余数,这样的除法算式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读法:10÷3=3……1 读作:10 除以 3 等于 3 余 1(2)同理,10 支铅笔,每人分 4 支,可以分给 2 人,还剩 2 支,写成除法算式是10÷4=2(人)……2(支)。10÷4=2……2 读作:10 除以 2 余 2.要点:余数的单位名称有时与商的单位名称不相同,但应与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知识点:在平均分时,假如分到剩余的已经不够在分一份,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练习 11、17÷5=3……2 ,算式读作( ),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余数是( )。2、 18÷7=2……4,算式读作( ),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余数是( )。3、36÷7=5……1,算式读作( ),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余数是( )。典型例题 2用 4 根小棒摆出 1 个正方形,8 根摆 2 个正方形。□ □像这样用 12、13、14、15、16、17、18、19 根小棒摆正方形,结果会怎样例题解析:动手摆一摆,写出算式12÷4=3(个)13÷4=3(个)……1(根)14÷4=3(个)……2(根)15÷4=3(个)……3(根)16÷4=4(个)17÷4=4(个)……1(根)18÷4=4(个)……2(根)19÷4=4(个)……3(根)从 6 种余数来看,余数可能是 1,2 或 3,不可能是 4,余数都比除数小。总结: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都比除数小。练习题1、14 个桃子四个一盘可以分几盘,还剩几个列式:2、14 个桃子放在 3 个盘子里面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列式:3、30 串山楂,每人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