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世界中的交通拥堵问题经济学世界中的交通拥堵问题 【摘要】对于交通拥堵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做过大量讨论,而本文仅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交通拥堵问题,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交通拥堵的成因,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如何从经济学角度应对交通拥堵问题。 【关键词】交通拥堵;成因;影响;对策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快速进展,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峻,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对交通拥堵问题的讨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对交通拥堵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交通拥堵的原因分析 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数不胜数,如机动车数量急剧攀升,道路容量有限,道路规划不合理等。本文只从经济学角度对交通拥堵的具体原因进行以下分析。 1.交通拥堵与公共物品 经济学上,公共物品是指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根据满足基本条件的不同,又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城市道路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由政府出资兴建,具有非竞争性,但非排他性确不够充分。城市道路从纯公共物品到准公共物品源于其“搭乘便车”现象。“搭乘便车”是指人们在消费某一公共物品时,不必支付该产品的生产成本。由于不用支付生产成本,在个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对交通道路的需求就会急剧膨胀,使得城市道路总处于过度消费状态,,而道路资源具有资产专用性,其供给是有限的,这就使得道路资源的供小于求。 2.交通拥堵与负外部影响 经济学上,负的外部影响是指一个人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不利影响而没有给予充分补偿。在高峰期时,司机并没有考虑他的驾驶给道路上其他人造成的影响,只考虑自己受到的影响。这时,增加一车辆就会给他人增加交通拥堵程度,即给他人造成了负的外部影响。 3.道路的供给与需求 上文已提及,交通拥堵问题一定意义上是道路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道路交通的供求关系不同于一般商品的供求关系。道路交通的供给有个很重要的特点:当需求到达一定水平之后,新的需求将会导致供给的减少。这是因为道路上的车越多,车流运动的越慢,单位时间里该道路能通过的车辆就越少。即新的使用者的增加会提高其他使用者的使用成本,却不用为增加的成本支付相应的费用,这就造成了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不一致,从而导致供求关系的扭曲。 4.交通拥堵与不断修建道路 要想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修建道路或道路扩建。但著名的唐斯定律表明,新建的道路设施会诱发新的交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