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章《认识分数》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 教材是在学生认识整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第一次接触分数,对分数的意义不易理解。根据三年级学生思维进展特点,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简单问题出发: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多少?怎样表示呢?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式来表示“一半”,这个讨论的过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原本学过的数不够用了,感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可以鼓舞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制造表示“一半”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出分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自主学习的素材,如:“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练一练”等,不仅是为了激发兴趣,更重要的目的是学生需要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学,体验数学,让学生在自主参加的活动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学好本节课知识对后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由于三年级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方式,同时第一次接触分数,所以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直观图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把分数与具体的图形建立联系,建立分数的表象,使学生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 一、建立分食品使学生感知在平均分时不能得到整数结果,要表示这样的结果就要改造一种新的数表示,于是就产生了分数,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过程。 二、通过对半个蛋糕表示方法的讨论,通过用不同方法表示半个蛋糕,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并对各种表示方法进行优化,渗透优化是数学讨论。 三、通过折纸表示一张纸的 1/2 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知折的方法不同、一半的形状不同,但是才可以用 1/2 表示,再通过为什么都可以用 1/2 表示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 1/2 的意义,建立起准确的分数的意义。 四、通过让学生讨论:还可以表示一张纸的几分之几,使学生明 白 通 过 折 纸 不 但 可 以 表 示 一 张 纸 的 1/2 , 还 可 以 表 示1/4、1/8、1/3……拓展分数的范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正确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折纸、涂色等方法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充分理解 1/2 的意义。 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讲故事(略) 屏幕出示: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 2 份,每人各分得多少?怎样分?(板书:平均分) 问:一个蛋糕平均分成 2 分,每人能分到 1 个吗?那么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