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讨 一、引子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进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不断进展充实,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根据现行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我国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已经达到了4200 万多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 95%以上。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 9.5%,规模以上的工业中小企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了 28%,中小企业制造的产值与服务价值已经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 60%左右,上缴的税收占我国税收总额的 50%左右,提供 75%的城镇就业岗位,65%的发明专利和 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有中小企业完成的。并且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经济进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如软件开发、生物制药、微电子、物联网等产业中所占比率会越来越大。 二、我国中小企业进展现状与困境 从当前中小企业进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看,存在的主要问题:(1)从外部环境看,主要存在宏观管理体制不顺畅,缺乏对中小企业进展进行合理规划、扶持、监督和协调的专门管理机构,在实际工作中,对中小企业的管理较为分散,口径不一致,一部分国有及集体中小企业被管得太死,而大部分非国有中小企业则少有人关怀和指导。许多地方的领导,热衷于制造“航空母舰”,搞多少个百亿、十亿元工程,对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很少关注。(2)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支持,融资相当困难,特别是非国有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就更加突出。资金短缺,生产能力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金融机构的“惜贷、恐贷、拒贷”现象;现行上市融资、发行债券、信托融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不完备(中小企业板推出不久就退市);风险投资机构少、规模小;区域性资本市场不健全,财政扶持能力不足,招商渠道太少,信用担保刚刚起步等,都使企业缺乏有效的资金补充机制。同时,国家加强宏观调控,银根抽紧,商业银行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人民币市场利率管制尚未完全放开等,也严重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3)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中小企业的进展不仅需要政府的金融、财政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也需要社会中介组织从教育培训、管理咨询、市场营销、技术开发和法律支援等方面提供中介支持。(4)不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在金融信贷、税收、技术开发、人才培训以及限制行业垄断等方面,缺乏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保护法规,致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