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 4 课,学案练案 高一历史导学案 第 第 4 4 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编辑:李小辉 审核:苏 可 一、 宰相制度的废除 ◆ 自主学习 1 明朝地方行政机构有何变革? 2、明太祖为什么要废除丞相? ◆合作探究 废除宰相制度后,明太祖曾写过这样一首打油诗来形容自己的帝王生活:“百僚未起朕冼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即便如此他仍无法处理好匡事,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 结合上述材料及课本 17 页《学思之窗》的内容,分析一下明初废除宰相制度的利弊。 二、 内阁的出现 ◆ 自主学习 1、总结内阁的形成及进展历程 2、明朝的内阁有何特点? ◆合作探究 明朝后期,曾任内阁首辅的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 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重,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你同意上述材料中内阁不等于宰相的观点吗?说出你的理由吧。 三 、 军机处的设立 ◆ 自主学习 1、清初皇权为什么会受到限制? 2、康熙皇帝是如何强化君主专制的? 3、军机处有何职能? ◆合作探究 凡被选入军机处者,都是皇帝的亲信,完全听命于皇帝……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阅读材料,分析一下,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达到顶峰的重要标志? 四 、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 自主学习 1、汉朝实行什么选官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什么选官制度?这种制度有何弊端? 2、科举制是什么时候形成的?科举制度的实施有何影响? ◆合作探究 1、尝试填写下面表格,并从选官方式、选官标准等方面分析选官制度的进展规律。 选官制度 时期 方式 标准 影响 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以后 2、有人说:“科举制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 知识拓展 1. 内阁 (1)设立: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授予内阁票拟权→大权尽归内阁 (2)实质: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3)职能: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阁臣升降、职权大小存在不确定性(阁臣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4)明朝内阁与西方内阁制的区别: 西方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西方内阁作为政府机构始于英国。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 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