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教学”探析 通常来说,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可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有自主学习教材文本活动、主题式情景探究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那么,这些教学活动如何设计、如何有效组织实施呢。 一、自主、合作、探究:教材文本自主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 教材是教学及评价的根本依据和遵循。我们说要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而学科素养却必须要凭借学科知识,否则素养就是一句空话。因此,一定要重视教材知识的科学、准确而牢固的掌握。那么,怎样进行教材知识的有效教学呢?传统的做法是老师讲解、学生做笔记、记忆、做题巩固强化。这对于知识掌握固然也十分有效,但这种做法显然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尊重学生身心进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的理念不相符合,不利于进展学生核心素养。鉴于此,我们就要对教材知识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实施“活动型”教学,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1.自主阅读教材文本:(1)老师列出学习任务清单。这是指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把所学教材知识进行问题化处理,即把相关知识设计成填空、简答等导学案形式(打印或 ppt 呈现);(2)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主阅读教材文本,自主思考、探究问题答案。2.同学间合作探究:同桌或小组同学小范围沟通问题答案,对于有不同答案的问题展开讨论,进行合作探究,以求问题的进一步解决。3.检查、反馈:老师面对全班同学检查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疑难点,并引导学生思考、合作探究。4.老师精讲:一是讲学生探究之后仍不能理解或理解不透彻的问题,以解疑释惑;二是讲知识结构(帮助学生进行知识体系建构)。 二、情景—问题:主题式情景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活动体验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进展的重要途径,要采纳情景创设的综合性教学形式。可见,新课程改革把学生知识的领悟、能力的形成、素养的培育置于特定的生活情景之中,给予“情景—问题”教学活动以重要使命。1.教学情景创设与议题设立应遵循的原则:一是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结合原则,即教学情景材料的选取与问题的设计应有助于学科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情景材料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实践,服务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力的提升与素养形成;二是理论知识与生活知识相结合的原则。2.如何选取情景材料:(1)基于生活真实。如居民用电、冬季取暖费、天然气价格听证会等真实材料(政府网站或其他媒体报道)。(2)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情景材料的选取要切合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