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考诗词知识点 高考常考诗词知识点 古典诗歌分类鉴赏 高考常考诗歌类别有:赠友送别诗羁旅行役诗论道说理诗思妇闺情诗思乡怀人诗咏史怀古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等。 01 赠友送别诗 古代的送别诗,往往是由眼前景而触发心中情,鉴赏时要关注送别诗中的时空意象和常见物象,如离别诗中常呈现的“日暮”“斜阳”“月夜”“清晨”“暮钟”等表明时间的意象和“长亭”“南浦”“客舍”“曲江”“阳关”等表示地点的意象,以及“寒蝉”“杨柳”“浮云”“孤舟”“浊酒”等表离情别意的物象。 艺术手法上常常会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常用虚实相生对比衬托的手法;或直抒依依不舍的离情情深意长的感恩孤寂惆怅的悲伤;或借诗一吐心中积愤表明高风亮节的志向传达真挚坦诚的勉励等。 鉴赏时应注重所写之景的色调对直接表达诗人感情的作用。如王昌龄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02 羁旅行役诗 中国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漂泊无定,往往简单触景生情,感时生情,如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独处清明踏青暮春清秋途穷日暮,自然而然会引发对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劳的感伤,触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 常用的手法是情景交融融情于景,鉴赏时要抓住意象,明确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羁旅行役诗大多具有感时生情以景显情用典含情等三个特点。 03 论道说理诗 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以理趣见长,耐人寻味。表达形式有借景说理,如朱熹的[观书有感];有即事说理,如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有托物说理,如欧阳修的[画眉鸟]。 哲理诗往往是叙议结合,寓理于事,寓理于景。常常借助比方和对比的修辞方法。在解读哲理诗中的哲理时,首先要品味诗句,抓住形象特点,进而联系社会现象生活实际,由此及彼地联想,悟出其中蕴含的哲理。如秦观的[三月晦日偶题]:“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04 思妇闺情诗 思妇闺情诗主要有宫怨诗和闺怨诗两类。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如汉乐府[怨歌行]:“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运用比方写出了“君恩无常”;闺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