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口语竞赛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 要: 本文从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和“外教社”杯英语演讲大赛两项竞赛出发,以南通理工学院为例,具体分析了当今大学生英语口语竞赛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即竞赛形式与内容和实际教学之间的差距;评判标准的不合理之处以及学生英语口语语篇能力的欠缺。 大学阶段各级别英语口语竞赛是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很好的检查。对于学生而言,参加口语竞赛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还可以激发学习英语的爱好,锻炼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增强心理素养。对于老师而言,口语竞赛是对教学成果的检查,在竞赛中获奖是对前一段教学工作的肯定,在竞赛中败北则能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由此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南通理工学院于 2025 年 5 月正式升级为本科院校,在此之前重要参加的是高职高专类英语口语竞赛,重要有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原高职高专有用英语口语大赛,下文简称英语技能大赛)和“外教社”杯英语演讲大赛两大类。由于学院建校时间短,且原来是一所专科院校,学生平均水平较低,从 2025 年参赛至今,在这两类竞赛中只取得二等奖两次,三等奖四次。但是,自从参赛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这些赛事产生了极大的爱好,指导老师也逐渐熟悉了赛事和指导方向。与此同时,参胜过程中一些问题逐渐凸显,这些问题是为什么参赛学生尚未获得一等奖甚至更高奖,即参加全国赛的资格的因素。本文将对南通理工学院近年来参加英语口语竞赛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在此后的竞赛中取得突破。 一、学生参加面不广,拔尖人才不多 作为一所前身为高职高专的新晋本科院校,生源素养缺少优势,特别缺少英语拔尖人才。在校级初选中,许多班级很难选出语音较好、表达流利的学生,直接导致口语类的竞赛无法大范围展开,全院几千人学习英语,却只有二三十人参加竞赛,可见参加限度之低。个别表现比较突出的选手基本上囊括了各项赛事参赛的资格,比如本院就曾出现某些学生既参加了英语技能大赛又参加了英语演讲大赛,而其他学生基本无缘决赛。这些学生毕业后,后续人才接不上,无法形成代代接替的良性循环。 二、竞赛形式和内容与实际教学有较大的差距 前述的两项大赛都是省级竞赛。英语技能大赛涉及预赛与复赛,预赛为复述环节,复赛涉及现场描述、情景沟通、即席辩论三个环节。英语演讲大赛的安排则分定题演讲、即兴演讲、分组演讲和辩论演讲几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