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一、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耳穴埋豆,准确选择穴位。2、护理评估(1)耳部皮肤情况,有炎症、破溃、冻伤得部位禁用。(2)对痛苦得耐受程度。(3)女性患者妊娠期禁用。3、用探针时力度应适度、均匀。准确探寻穴区内敏感点。4、耳部 75%酒精擦拭待干。5、观察患者情况,若有不适应应立即停止,并通知医师配合处理。6、常规操作以单耳为宜,一般可留置 3~7 天,两耳交替使用。指导患者正确按压。7、观察(1)耳穴贴就就是否固定良好。(2)症状就就是否缓解或减轻。(3)耳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溃等情况。8、操作完毕后,记录耳穴埋豆得部位、时间及患者感受等情况。二、艾灸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艾灸,选用适当得艾灸方式,如艾柱灸、艾条灸、艾盒灸等。2、护理评估(1)施灸得皮肤情况。(2)患者对艾灸气味得接受程度。(3)颜面部、大血管部位、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3、注意室内温度得调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4、取合理体位,充分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及保护隐私。5、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6、施灸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及时将艾灰弹入碗盘,防止灼伤皮肤。7、注意施灸得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施灸。8、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需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配合处理。9、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柱或艾条放置熄火瓶内,熄灭艾火。10、初次使用灸法时,以小剂量、短时间为宜,待患者耐受后,逐渐加剂量。11、操作完毕后,记录患者施灸额方式、部位、施灸处皮肤及患者感受等情况。三、拔火罐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拔罐,正确选择拔罐部位及拔罐方法。2、护理评估(1)拔罐部位得皮肤情况,有皮肤溃疡、水肿、毛发较多处及大血管处不宜拔罐。(2)对痛苦得耐受程度。(3)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忌拔罐。(4)女性患者妊娠期腰骶部禁用。3、取合理体位,充分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及保护隐私。4、操作前检查罐口就就是否光滑、有无裂缝。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适宜得火罐。5、拔罐过程中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注意询问患者感觉,如有不适,及时起罐,防止烫伤。6、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7、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得距离适宜,否则因火罐牵拉会产生痛苦。8、起罐后,一般局部皮肤呈现红晕或紫绀色(淤血),为正常现象,会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