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临床常用中药简表

临床常用中药简表_第1页
1/89
临床常用中药简表_第2页
2/89
临床常用中药简表_第3页
3/89
第一章:解表药一、辛温解表药【麻黄】解表出汗,身痛头疼,舒筋活血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用量用法:2—9g。宜后下。解表生用,平喘炙用或生用。注意事项: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痛苦,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麻黄汤》宣肺平喘:用于喘咳实证。《三拗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兼有表证,恶寒发热,脉浮等。《越婢汤》《越婢加术汤》【桂枝】横行手臂,止汗舒筋,治折足痹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用量用法:3~9 克.入汤剂.注意事项: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温热病及阴虚阳盛、血热妄行、孕妇胎热以及产后风湿伴有多汗等情形均忌用。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表证,无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桂枝汤》《麻黄汤》温经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桂枝附子汤》《小建中汤》《温经汤》助阳化气:用于痰饮证和膀胱蓄水。《苓桂术甘汤》《五苓散》《桂枝甘草汤》【紫苏叶(天然消炎药】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经。用量用法:煎服,6—10 克。注意事项:风热以及表虚自汗及湿热病忌用。祛风解表:用于外感风邪,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荆防败毒散》《银翘散》透疹:用于麻疹透发不畅而有表证。止血:用于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炒碳用)。1、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苏散。2.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本品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常与半夏、厚朴同用。3.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4.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用量用法: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一般生用,止泻炒用,止血炒炭用。注意事项: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祛风解表:用于外感风邪,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荆防败毒散》胜湿:用于外感风湿或风湿痹痛。《羌活胜湿汤》止痉:用于破伤风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痉挛抽搐等。《玉真散》【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临床常用中药简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