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原油的运输作为能源利用技术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其中管道运输与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相比,因其输送距离长、建设速度快、占地少、管径大、输量高、能耗低、不污染环境、受地理及气象条件影响小等优点,而得到快速进展,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原油输送方法[1]。原油按其油品性质来分,可以将原油分为轻质原油和高粘易凝原油,后者还可以分为含蜡量较高的含蜡原油和含胶质、沥青质较高高粘重质原油(即稠油)[2]。轻质原油的输送较为容易,一般常规输送工艺就能满足要求。含蜡原油的的凝点较高,管输过程中易出现析蜡、凝管、堵塞等事故,严重影响管输的能力和效率。而高粘重质原油的粘度非常高(通常是几百甚至是几万厘波[3]),因此管路的压降就相当大,这就大大增加了原始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现在原油管输工艺的种类很多,应用较多、技术比较成熟的传统管输工艺有火焰加热器的加热输工艺、热处理输送工艺、加剂(包括降凝剂、减阻剂、乳化剂)输送工艺[4~13]、稀释输送工艺[14]。另有相对来说应用较少、有待进一步讨论开发的现代工艺,有保温结合伴热输送工艺、太阳能加热等特别加热工艺[15]、低粘液环输送工艺、微波降粘输送工艺[16]、水悬浮输送工艺、气饱和输送工艺、磁处理输送工艺[17]、改质输送工艺[18]、管道内涂输送工艺[19]等。由于我国生产的原油多属高含蜡、高凝固点、高粘度原油,因此我国多数管道仍采纳加热输送。无论从输油成本以及设备投资方面都比常温输送高出很多,并且我国大部分输油管道都建在 70 年代,为了保证安全运行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旧管输工艺的改进和新建管道先进技术讨论开发是当前管输工作的重点。我国从事管道科研人员近年来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我国输油工艺技术进展方向[20]: (1) 适应国内油田进展的特点, 解决东部管道低输量运行, 西部管道常温输送, 海洋管道间歇输送和成品油顺序输送问题。坚持输油工艺的新型化和多样化。(2) 采纳高效节能设备, 管输过程中节能和降低油耗的最有效措施是采纳高效的输油泵和加热炉, 开展新型高效离心泵和国产高效加热炉的研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3) 加强原油热处理、降凝剂和减阻剂机理的讨论, 从根本添加剂对不同原油减阻降凝机理的认识问题。(4) 开展添加剂的研制工作, 形成添加剂讨论—生产—应用一条龙。(5) 进一步讨论降粘裂化输送, 水环输送, 界面减阻输送, 磁处理输送机理和适应范围。针对不同油田原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