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评定技术》课程说案系 部 康复系 教研室 临床康复教研室 说课人 二 O 一 O 年十二月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说案一、课程设置(一)课程定位、性质及作用康复评定技术是康复医疗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在临床检查的基础上,用客观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种类、性质、部位、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全过程。该课程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第三学期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与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共同构成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专业能力课程群。本门课程共设 98 学时,其中 44 学时为理论学时,24 学时为实训学时,30 学时为临床见习学时;它的前序课程以解剖学、生理学、人体发育学、运动学、康复医学概论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及常见疾病康复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紧紧围绕着“技能型”人才培育目标,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培育学生未来康复治疗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素养能力为本位,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对康复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职业能力培育起到主要支撑作用。(二)课程目标目标是通过学习、实训和临床见习使学生具备康复功能评定的能力,记住康复功能评定的内容和方法,知道各种康复功能评定技术的概念、评定目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了解各种康复评定技术的用具,学会各种康复功能评定技术的具体评定方法;从而能够准确地设计患者的康复目标,制订行之有效的康复方案,指导康复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三)课程设计理念1.本课程以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为指导思想;2.强化技能培育和素养教育两个环节,通过校内仿真实训室的实训和校外实训基地的临床见习,突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育;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3.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四)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开设依据:依据康复治疗师岗位所必备的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结合技能型培育目标开设本课程;课程的开设经过了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的多次论证和分析。2.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的实际任务、人才准入标准(试行)、人才培育目标为依据,课程内容的选择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并充分考虑岗位工作任务、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职业等级考试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