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讲 变异、育种和进化★ [最新考纲]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Ⅱ);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Ⅰ);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7.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精读教材——记一记1.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P88实验)(1)经低温处理过的植物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细胞形态,再用酒精冲洗。(2)解离液:盐酸和酒精,其中盐酸的作用是使洋葱细胞的细胞壁软化,并使细胞间的中胶层物质溶解,有利于植物细胞分离开来。解离后的漂洗用的是清水。改良苯酚品红也是碱性染料。(3)低温处理时,植物细胞还是活的,低温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以及细胞分裂,但不抑制着丝点的分裂,所以有些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4)最后,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改变的细胞(因为低温处理时,不是每个细胞都恰好正要分裂且正要形成纺锤体)。2.X 射线照射后的野生型链孢霉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加入某种维生素则立即能生长,说明基因突变可能影响了酶的合成从而影响了维生素的合成。(P96技能应用)3.选择育种是不断从变异个体中选择出最好的进行繁殖和培育。缺点是周期长,可选择的范围有限。(P107本章小结)4.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的个体,而且是个体的表现型,但研究进化不能只研究个体表现型是否与环境相适应,还必须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的变化。(P114中部正文)5.捕食者往往优先捕食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P123下部小字)6.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它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P124中部正文)自我诊断——判一判1.有关生物变异的正误判断(1)A 基因突变为 a 基因,a 基因还可能再突变为 A 基因。(√)(2)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3)低温可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加倍。(×)(4)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5)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2.有关生物育种的正误判断(1)抗病植株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2)某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兰科珍稀花卉很难获得成熟种子。为尽快推广种植,可采用幼叶、茎尖等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