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2016 年 1 月号第 8 辑 1. 破解“农民工少体检”需公共政策兜底 2. “有提必警”更需“携手同醒” 3. 被吐槽的六千元月薪只是纸面富贵 4. 适时降低社保费率是多赢之举 5. “孙女道歉”见证文明的力量 6. 图书馆变“自习馆”需要纠偏 7. “毁古迹造新城”伤了城市文脉 8. 对“太贵”的高铁盒饭不妨“用脚投票” 9. 子女教育专项扣除传递公平个税导向 10. 对“太贵”的高铁盒饭不妨“用脚投票” 11. 乡愁是经济学算不清的账单 12. 剧院既要有戏演,还要有人看 13. 且论《太子妃升职记》的正确打开方式 14. 农民工当选全总副主席具有“标杆”意义 1. 破解“农民工少体检”需公共政策兜底 作者:堂吉伟德 长年从事最累、最脏乃至最危险的工作,却是从不做体检的人群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城镇居民都有体检的意识,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也将体检列为职工福利,有的甚至一年体检两次。此外,中小学、大学生也会参加学校组织的体检。而长年从事最累最脏甚至最危险工作的农民工群体,却是从不做体检的人群之一。”(1 月 15 日《人民日报》) 农民工为什么少体检,为什么成为“看不起病”的最主要的群体,其间的原因在于,一是心中没有这个意识,二是成本太高而不愿花钱;三是制度的救济力度不够,农民工成为被遗忘的群体。其中尤以制度瓶颈最为严重,主要原因是,按照现行的新农合医保政策异地报销不仅渠道不畅,手续繁琐,而且分级诊疗下报销的比例太低,成本太高而不划算。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长期“重医轻防”的理念下,体检并未能成为优先政策设计。有专家学者调查发现,从临床实践测算,在疾病预防上每投入 1 分钱,就可在后期治疗上节约 9 钱。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电力开发公司总经理孙丹萍调查发现,有近 20%的人体检并不规律,很多人不舍得花钱定期体检,往往导致小病熬成大病,甚至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她建议发挥医保作用,用 3 到 5 年时间,逐步将体检纳入医保,实现全民体检。 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做得很好,其建立了可持续和常态化的全民免费体检,让每个人都能获得政策的庇护,公共财政也会优先预算一笔体检费用,让每个人都有体检的机会。极个别的地方,甚至把采取强制体检的方式,以确保政策得到更为有效的落实。在国内,一些地方也尝试了由公共财政出资,实行全民或者特殊群体的体检,比如组织农民工群体中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