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课题组二〇一一年十二月编制说明一、编制背景2025 年 10 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25〕32 号)发布,确定重点进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落实措施,加大支持力度。由于目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界定和分类标准模糊,产业分类目录尚未建立,缺乏统一法律规范的统计口径,无法准确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不利于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每一个领域和方向均细化落实到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上,不利于相关部门有针对性的出台配套财税政策。2025 年底,根据部领导批示,决定组织讨论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运行监测、信息发布与分析评价体系,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基础支撑。二、编制原则《目录》编制紧紧围绕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精神,结合我部重点工作,以“全局性、前瞻性、动态性、先导性、成长性和带动性”为总体原则,力求厘清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规模及进展重点。《目录》与国家统计局现行的工业统计目录成并列关系,亦可回归还原于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目录,不影响工业及国民经济的核算。三、编制框架《目录》实行五级目录分类,共包括 721 类产品。在产业重点领域和技术参数选择上,紧扣国发 32 号文件精神和进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25)、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各行业相关的“十二五”进展规划及行业技术标准。一级目录的选取与 32 号文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一致;二级、三级目录主要依据 32号文确定的 24 个重点方向和各产业“十二五”进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有所补充和扩展;四级以下目录为具体产品,其划分依据主要参考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25)、《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和行业统计制度。另外,考虑到物联网产业的特别性,将物联网目录单列,未汇总到总目录中。 四、编制过程《目录》编制工作自 2025 年 4 月份开始启动, 8 月底完成综合汇总目录初稿,期间共召开了 4 次大型研讨会和 30 余次专题讨论会。《目录》编制过程主要经历了以下七个阶段。一是组建专业的编制队伍。4 月至 5 月,由周子学总经济师担任组长,11 个司局和相关支撑讨论机构组成了《目录》编制队伍,下分 1 个综合组,7 个专题组。其中综合组由运行局和规划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