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动能定理 【p81】夯实基础 1.动能(1)定义:物体__由于运动__而具有的能叫动能.(2)表达式:Ek=__mv 2 __,单位:__焦耳 (J) __.(3)动能是状态量.(4)动能是__标__(填“矢”或“标”)量.(5)动能具有相对性,动能的大小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中学物理中,一般取地球为参考系.2.动能定理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__动能的变化__表达式W=ΔEk=__mv - mv __物理意义合外力做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适用条件① 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__曲线运动__;② 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__变力做功__;③ 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__不同时作用__.考点突破 例 1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用长为 L 的轻质细线悬于 O 点,与 O 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 P 点处有一个光滑的细钉,已知 OP=,在 A 点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 v0,发现小球恰能到达跟 P 点在同一竖直线上的最高点 B.(1)求小球到达 B 点时的速率;(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初速度 v0为多少?(3)若初速度 v0′=3,则小球在从 A 到 B 的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了多少功?【解析】(1)小球恰好到达最高点 B,所以mg=,得 vB=.(2)从 A 到 B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L+)=mv-mv,∴v0=.(3)从 A 到 B 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L+)-W=mv-mv0′2,∴W=mgL.【小结】1.对动能定理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1)力:物体所受的各个力①“外力”指的是合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或其他力,它们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②“外力”既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2)动能的变化:物体末动能与初动能之差(3)力对物体做的功:物体所受各个力做的功的代数和2.动能定理表明了合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间的关系:(1)数量关系:合外力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代换关系,但并不是说动能变化就是合外力做功,不能理解为功转变成了物体的动能;(2)因果关系:合外力的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3)单位关系:等于号两侧物理量的国际单位都是焦耳(J).针对训练 1.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A.在 1~2 s 内,合外力不做功B.在 0~2 s 内,合外力总是做负功C.在 0~1 s 内,合外力做正功D.在 0~3 s 内,合外力总是做正功【解析】在 1~2 s 内,动能减小,则合外力做负功,故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