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就是细胞直接接触得环境.2.稳态:细胞外液得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得状态。第二章细胞得基本功能1.易化扩散:就是指水溶性得小分子物质,借助膜上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得介导,顺浓度梯度与(或)电位梯度进行得被动得跨膜转运。2.继发性主动转运:就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与(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得驱动力,并不直接来自 A T P 得分解,而就是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得离子浓度梯度。3.静息电位:就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得电位差,表现为膜内较膜外负,呈极化状态。4.极化:细胞在宁静时膜外呈正电位,膜内呈负电位得状态。5.去极化: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电位负值向减小方向变化得过程,称为去极化。6.复极化:细胞发生去极化后,又向原先得极化方向恢复得过程,称为复极化。7.阈电位:细胞去极化达到刚刚引发动作电位得临界跨膜电位数值,称为阈电位。8.局部电位:细胞受阈下刺激在局部产生得微小电位变化,具有电紧张电位得特点.第三章血液1.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占全血得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正常成年男性得血细胞比容为 40%~50%,成年女性为3 7%~4 8%。2.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得溶液。3.等张溶液:能使悬浮于其中得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与大小得溶液称为等张溶液,其实质就是由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得溶质所构成得等渗溶液.4.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得大分子胶体物质,主要就是白蛋白等血浆蛋白所形成得渗透压。5.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得小分子晶体物质,主要就是 NaCl 等无机盐所形成得渗透压。6.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能够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而不发生下沉得特性7.血小板聚集:指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得相互粘着。8.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得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9.血液凝固:指血液由流动得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得凝胶状态得过程。其实质就就是血浆中得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得纤维蛋白得过程。10. 外源性凝血途径:由来自于血液之外得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而启动得凝血过程,称为外源性凝血途径。11. 内源型凝血途径:指参加凝血得因子全部来自血液,通常因血液与代负电荷得异物表面接触而启动。12. 血型:就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得类型.13. 凝集原:红细胞凝集得本质就是抗原—抗体反应.红细胞膜上抗原得特异性取决于其抗原决定簇,这些抗原在凝集反应中被称为凝集原。14. 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