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探讨 摘要:通过回顾我国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历程,提出了 21 世纪我国电力企业实现财务信息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探讨如何去实现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并针对实现信息化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 1 我国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历程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各电力企业展开了以计算机技术代替手工业务的讨论。尤其在以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为代表的单项业务处理方面,经过几年的探究和进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80 年代中期,电力企业会计核算业务模型形成,财务信息化开始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决策辅助功能。90 年初,会计核算系统开始在电力企业大规模的应用,这标志着以电力行业核算为基础的业务模型已经成熟。90年代中后期,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进展,电力行业信息化实现了跨越式的进展,部分电力企业开始引进国外新的管理理念。进入 21 世纪,我国电力行业财务迈入新的信息化进展历程,开始向管理信息化的方向转型,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进展。《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中提出,要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建立以价值链为主线、以预算管理为核心、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高度融合,总分公司信息合一、母子公司信息同步的集团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以财务管理信息化带动公司财务管理现代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2 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电力企业普遍呈现出“三大”特点:资产规模大,广州供电局资产规模超过两百亿,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配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站遍布广州,分布广,座落分散;资金流量大,每年的电量采购与销售收入带来的大量现金流入和流出;电网建设投入大,整个国民经济进入高速进展时期,做为经济进展的先行官和重要保障,电网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进展机遇期。 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客户管理,帮助企业进行快速正确地决策。另外,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还可以降低企业生产、管理成本,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点,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加强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整合企业的核心财力资源,实现业务与财务实现无缝连接,企业内部资金管理一体化,适应信息化的要求和降低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的财务能力。 3 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措施 多年来,电力企业会计电算化仅仅应用于会计核算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