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通”业务可行性讨论(浦东分行 傅瑜)一、 问题的提出外汇结算业务是我行基本的业务之一,随着我国对外经贸往来的迅速进展,它已成为未来我行业务进展的一大亮点。目前仅国际汇款这一项,中国与境外每年的市场容量就高达 250 亿美元。自从外管局批准我行开办此业务以来,我行已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搭建起一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外汇结算平台。但是目前外汇结算平台主要服务于对公客户,这也是我行当前外汇业务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随着竞争的加剧,进展优质的企业外汇客户越来越困难,成本也越来越高,这就使我行外汇业务的进一步进展遇到了障碍。另一边,外汇的个人结算业务却被视为“鸡肋”。由于个人客户结算量小,单据审核麻烦等原因使各大银行对个人外汇结算并不十分重视;而柜面人员在遇到这样麻烦又不常做的业务时,往往会把客户推到他行去做,流失了客户,又造成客户的不满。难道传统的外汇结算业务就难以进展了吗?难道对私外汇金融业务就真的无利可图吗?二、政策与环境分析(一) 政策放开后的契机以前限制个人外汇金融业务进展的政策障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烦杂的政策限制和监管检查,这使银行做数额小又不常见的个人外汇业务时得不偿失。二是复杂的手续和凭证。比如,个人留学汇款业务必须要提供,有效签证、入学通知原件、费用清单(且必须指定机构的翻译件)等等,由于各个国家规定不同,使得留学生很难在入学前全部提供这些材料,同时也增加了银行审单的时间和成本。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管局)于 2025 年 8 月 3 日发布的[2025]60 号文件精神,不仅提高了个人常常项目因私购汇的限额,还大大放宽了对留学相关外汇业务的限制。实质上,外管局 60 号文件限制自费留学人员购汇和汇款的条件只有事先取得有效签证这一条,而文件第四条同时又规定,对于不能事先取得有效签证的特别情况,只要在交纳了 2000 元保证金后即可办理。也就是说,在具体操作中,自费留学结算业务基本上不存在政策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说,等同于国内结算业务。进一步分析外管局 60 号文件,从中可以透露出这样的信息。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自费留学结算已经不受外汇不足的影响,可以自由购汇;同时由于留学结算基本都在 5 万美元以下,也不属于外管局“反洗钱”监管的重点,今后受到政策调整和监察的影响不大。由此可见,在政策限制放开后,境内居民外汇金融业务的进展契机已经到来。(...